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486487006/201910-009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通知
名称: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10-14 发布日期: 2019-10-14
废止日期: 2024-10-14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9-10-14 16:55 来源: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9年上半年,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推进“六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落实,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实体经济稳中有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骨干企业降本扩产增效,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实体经济运行稳健。铜冠有色铅完成产值23.7亿元,增长5.3%,太平鸟完成产值8.3亿元,增长1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7.5%、12.6%。新增芯达电子等10户企业纳入省半导体基地统计监测,目前纳入基地统计监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关联企业达75家。上半年基地产值同比增长22.7%,超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在全省27个战新基地中增速排名第3。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围绕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开展以商引商、顾问招商、精准专业招商、委托代理招商,招商工作呈现“引进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上半年新引项目30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3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22.6亿元。11个总投资达22.8亿元的拉链智能装备及高端拉链制造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方案布局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正在推进项目土地招拍挂手续。健康制造产业园项目配套实施方案制定完成,全国卫生产业协会医疗器械商业分会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勤上光电、鼎立光电、天成电磁、光大有色等企业重组升级和二次招商,今年以来完成重组资产约1亿元。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列入市重点调度亿元以上项目79个,上半年完成投资13.1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1个,完成投资8.16亿元。中建材“三新”产业园一期3D玻璃盖板、英诺新材料二期、德特机电二期、红利得光电光纤光缆、联科半导体、诚和美电子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计划开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4.96亿元。华宇电子封测产业园、财纳伽善辐照交联纳米材料、绿地蓝蝶苑小区等1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铜冠铜箔三期项目主厂房即将封顶。储备项目36个。安芯6寸晶圆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即将启动项目实质性运作。安徽池州港新型建材集并交易中心项目完成项目立项,正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方案》通过市委常委会审定,初步形成《岗位设置》《公开遴选》《内部竞聘》3个专项方案。加快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出台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实施方案,平天湖公司7亿元二期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即将发行。建成院士工作站、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个。铜冠铜箔成功研发出最薄4.5μm铜箔和用于5G通讯的反转铜箔。新认定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个、市第四批“322”产业创新团队4个,引进中科大教授钱生球等高层次人才5名,入选安徽省制造业优秀企业家1人。积极推动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共建池州光华微电子技术创新中心。与池州学院、池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三方合作共建的全省首家半导体学院挂牌成立。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制定《长江池州开发区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方案》,梳理、排查问题企业70个,已完成整改143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完成整改待销号,1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回头看”信访件、162018年省环保督察信访件、2个省环委交办突出环境问题完成整改销号,3个省级生态环境暗访警示片反映问题正在整改落实。加强沿江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生态修复,提升园区绿化品质,全面完成清溪塔周边拆迁整治任务

(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组织企业申报“三重一创”、科技创新等若干政策资金7174万元;帮助5户企业续贷过桥2800万元、14户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贷款5650万元、14户企业申领创新券581.9万元;开展点对点用工对接14期、各类招聘会15场,骨干企业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聚力民生改善,累计发放失地农民保障、城乡低保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各类资金180余万元。东部产城融合创新区路网建设有序推进,翠峰路等6条道路完成立项。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流坡小学整体移交和改扩建工程有序开展,贵池实小开发区分校项目完成立项和土地划拨手续。下小湖排涝二站完成可研编制和初步设计,临港新城环境整治工程完成管网和道路建设。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先后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集中培训4期。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2019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基层党建三个清单,分级召开书记述职评议会4次,压紧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出台《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非公企业党建联盟实施方案》,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个,安芯电子创建“红心向党、安芯报国”党建品牌。及时调整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实践《池州开发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全力做好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整改工作,扎实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加强警示教育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2019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围绕经济运行调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稳”政策落实,定期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突出抓好财政收入、进出口等弱项指标调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及时入库行动,组织鼎盛预制构件、华宜光缆、半导体大功率分立器件、智能缝纫机、纯净水生产、联科电子工业设备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入库;积极培育红利得光电、禄思伟耐火材料、德特数控等10家企业依次入规,做到应统尽统;财政数据做到应收尽收、应支尽支,为GDP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围绕重点项目攻坚,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研究出台长三角外出驻点招商工作方案,成立长三角专题招商小组,围绕嘉兴、上海、苏州等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区域合作和项目对接,加强项目推介和引进。建立健全项目工作推进机制,加快中建材“三新”产业园、铜冠铜箔三期、荣创芯科二期、远航三期、东部产城融合创新区、禄思伟矿业、华刃金刚线、红利得光纤光缆等13个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达效。推进拉链智能装备产业园、北斗人防等5个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加速半导体6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大数据中心、长三角“通导遥”等重点项目落地进程。

(三)围绕深度融入长三角,着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深化长三角友好园区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加强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池州市委电子技术创新中心和开发区电子信息科研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池州半导体学院运作。引导企业对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池创新创业。鼓励细分行业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和名牌产品。

(四)围绕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着力释放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市直相关部门34项关键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力争8月底完成岗位设置、公开选调、内部竞聘等工作。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做好经济普查收官工作,公布普查数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区属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股份制改革,推进安徽平天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规范化运营。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一门一次、一个中心全覆盖”便利化审批方式,打造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

(五)围绕营商环境提升,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东部产城融合创新区路网、水电、防洪排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尽快完成开发区中心学校小学部、临港新城环境整治工程等重点工程。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暨“营商环境提升年”集中月活动,着力破解企业人才、用工、土地、融资等要素瓶颈。组织企业申报市加快制造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商贸活市等扶持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深入推进“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开展生态环境重点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强化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省“三大一强”指挥部暗访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

(六)围绕民生福祉提档,着力增强群众幸福感。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无违建设县区(管委会)”创建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行动,加快实施园区净化、亮化、美化工程。启动流坡村改社区工作,提高村民各项民生福祉。继续办好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启动联合清欠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开展园区信访隐患排查行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

(七)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巩固“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红色引领”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力争9月底完成党群活动中心改造提升工程。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强化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反馈问题清零销号。结合全区查办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