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86487006/201803-001 | 组配分类: | 年度重点工作分解情况 |
发布机构: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通知 |
名称: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2018-03-06 | 发布日期: | 2018-03-06 |
废止日期: |
2018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三个同步”战略为统领,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经济发展三年提升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加快半导体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创新发展,争当全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排头兵,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绿色池州创新池州幸福池州建设做新的贡献。
一、加快省级半导体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园区跨越发展新动能。实施“龙头培育”工程。坚持特色发展,在半导体材料、中小尺寸晶圆及芯片、封装测试三大领域打造“领头雁”,开工建设铜冠铜箔三期、华宇电子100亿颗集成电路芯片封测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促进钜芯一期、安芯二期芯片项目全面达产,确保凯盛3D手机盖板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支持赛米科电子、超元半导体、双威半导体等扩规增量。实施“项目攻坚”工程。立足国际化视野,瞄准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北亚等国家广泛开展全球招商,力争在IC设计、存储器芯片、硅片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引进一批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健全产业链打造完整生态圈。完善项目服务机制,推动5寸晶圆、荣创芯科二期、高芯众科三期、微泰导航芯片、旭益生半导体掩膜板和池州市大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英诺半导体材料二期、晟华光学薄膜、通盛引线框架、晟和继电器、修典超级电容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平台突破”工程。广泛汇聚创薪资源,在集成电路设计、功率器件研发、高端封测及智慧应用领域合作共建一批创新研发平台,支持铜冠铜箔、安芯股份、华宇电子、信安电子等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半导体细分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园区IC设计服务、MPW多项目晶圆、集成电路可靠性分析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实施“产融合作”工程。进一步完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及挂牌上市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指导安芯股份创业板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华宇电子、超元半导体、艾迪文新材料等企业启动“新三板”挂牌,扩大区级产业引导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优质企业。
二、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增强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后劲。强化招商力量组织。坚持“政府和社会、专业和职能、内资与外资、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推动招商工作向精准化、专业化、社会化转变。继续落实主导产业分级分类招商工作机制,在各招商攻坚组的基础上,组建五大专业招商部和招商顾问团队,进一步增强专业招商力量。积极推进招商渠道创新,更加注重以商引商、顾问招商、平台招商等社会化招商,与市直专业招商组合作驻点招商,有效整合提升招商资源。强化招大引强上优。锁定重点区域和企业,着力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核心领域,积极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龙头、行业骨干和牵动性强的项目,力争6-8寸晶圆、高端封测、单晶硅片、物联网芯片设计、手机整机制造等在谈重大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先进制造、生态环保、产城融合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省市重点亿元以上项目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强化项目调度管理。坚持和完善项目建设“四督四保”、“三项清单”管理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包保、现场调度和月度通报等机制。落实项目开工“四季行动”,确保每季度不少于5个重点项目开工,有5个左右规模项目投产。扎实推进九华电厂二期、广物聚丙烯新材料、池州港三期、科居5万吨绿色建材、池州市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规模工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打造工业和服务业驱动双引擎。支持制造业“规改股、股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新培育一批电子信息亿元以上企业,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产能增长20%以上;以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确保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在港口物流、现代金融和新经济领域综合实力,省级服务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笨鸟先飞、鸿飞信息等做大跨境电商规模,积极申报建设池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稳定铜冠有色进口规模,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和境外招商,着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项目增资扩股。扩大优质有效供给。加快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步伐,发展精品制造和智能制造,支持科居新材料、三雕起重、伟舜机电等走“专精特新”道路,培育恒生科技、京师方圆、均益股份、五洋电力等“隐形(单项)冠军”企业,支持高芯众科、超元半导体、征圣智能等企业建设智慧企业或智能工厂,促进福泰动力40万台发动机量产入规,扶持芯沃电子、奕辉电子、通盛微电子、美利达智能制造等企业“小升规”。滚动实施骨干企业三年技改提升计划,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持续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培育一批安徽工业精品和省质量奖,提升园区企业产品品牌竞争力。深入推进“去降补”。认真落实省市减税降费政策,修订完善开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落实外商投资项目支持、存量闲置厂房利用等政策。畅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各类股权基金,建立园区优质企业直接融资项目库,加快平天湖公司二期发债。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非住宅商品房业态转型、用途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打造生态低碳园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电力、冶金、建材、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设铜冠有色资源综合利用、九华电厂热电联产、金能供热管网扩规、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支持企业节能改造和循环化利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节能环保新技术,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强度双控制度,全年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4%以上。
四、持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强化园区经济科技创新支撑。广聚创薪资源。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攻关或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争取人才团队和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完善人才公寓、股权激励和入学就业政策,支持高端创新人才来区创业。深化与赛迪顾问、深圳国家IC设计基地、西安交大、中关村芯园、中国开发区协会以及中电科、中科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和科技孵化平台。厚植创新实力。加大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铜冠铜箔在电子铜箔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确保在国家级专利奖上率先突破;促进华宇电子、信安电子在半导体封测、智慧应用上创新示范,支持荣创芯科、巨合电子、润天电子、慧创科技等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和市场创新。打造创新高地。围绕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体系,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中兴云•道洲双创园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联合市科技部门共同建设池州市科技创新中心,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争取1-2个项目入选省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或专项,强化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扩大专利权质押贷款规模,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上。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激发园区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区属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股份制改革,推进安徽平天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规范化运营,逐步实现企业集团化、实体化、产业化良性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支持产业基金、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主导产业,鼓励第三方资产运营管理公司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开发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与上海漕河泾经开区、南京江宁经开区等东部先进园区合作办园区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平天湖基金小镇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名录。深化要素资源配置改革。完善企业土地、用工、人才、物流等市场要素服务体系,提高全要素资源生产效率。开展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清理,探索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机制,大力破除“僵尸企业”,加快禄思伟、颐和新能源、勤上光电等企业资产重组进度。优化配置公租房、标准化厂房、孵化器用房等公共资源,更加突出向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倾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工业邻里中心、池州金融商业中心、科瑞商贸综合体、东部园区市政道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谋划建设学校、医院、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3+2”清单管理模式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常态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打造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贯彻落实国办7号文件及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市直部门关键审批权有序下放,实现工业项目审批办事不出区。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电力直接交易改革,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模式。加快社会管理、人事任用、激励考核等领域改革创新。
六、聚焦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抓好环保整治。持续推进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完善环保联络员、日常巡查、督察考核长效机制,压紧压实部门和企业环保责任链条。深入实施“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长江岸线资源专项整治和蓝天保卫战成果,推进“六治”专项行动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发挥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办好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扩大“工学一体”就业就学试点,搭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鼓励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归,落实企业稳岗就业帮扶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五保、孤儿、优抚对象保障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和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园区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建设。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推行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扎实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两治三改”工作,引导发展壮大流坡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平天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展社区协商示范建设活动,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举荐身边“好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凝聚园区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强化思想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大学习、大宣讲、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中央决策和省市部署在开发区落地见效。夯实党建基层基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责任清单和述职评议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种好党建“责任田”。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扩大“两个覆盖”。实施基层党支部硬件设施提升工程,确保所有基层支部场所达到“六有”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大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提升基层支部专职副书记配备率,扩大党建指导员覆盖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常态机制和村、社区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教育培养、实践锻炼力度,推动干部深入招商和项目建设一线,练就推动发展的真本领。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营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浓厚氛围,为创新者鼓劲,为干事者撑腰,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基层组织等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厉惩治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巩固扩大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成果,结合实际探索对区直单位、区属国有企业和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专项巡察工作。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扎实开展“查问题、出硬招、改彻底”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大排查和“企业评服务”活动,坚决纠正查处“四风”新表现老问题。聚焦“一号工程”、项目建设、供给侧改革、“六治”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强化督查问责,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主办单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566-2125655
皖ICP备18008655号-2 |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437号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