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
鲁绪文,郑彪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建议》(第151号)收悉,我区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协办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建立常态化技术需求征集、科技成果捕捉及转化服务机制,全年征集企业关键技术需求22项,覆盖九华新材料、华宇电子等重点企业,积极帮助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二是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科技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宣传,组织研发加计扣除、高企申报等专项培训2场,上门服务企业超百家。三是大力实施“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梯次培育,全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7户,创新型中小企12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专精特精中小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精“小巨人企业”和“省冠军”企业各1家。四是发挥池州(上海)科创中心平台作用,采用“政府主导+国资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招引入驻企业3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支持7家本地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实现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落地3项。“科创飞地”模式入选池州市十大改革案例。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一是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铜冠铜箔成功攻克HVLP铜箔关键技术,其高性能极薄电子铜箔研发团队入围省江淮英才培养计划,成为全市近五年来唯一;华迅科技等12家企业被确定为池州市企业研发中心;金美亚等3家企业申报并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二是安芯电子车规级芯片项目获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省市(区)1000万元扶持,华宇电子车规级封装技术项目入选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国家480万元扶持。三是全区新增授权专利99件、贯标企业3家,杰羽科技获批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科居新材料公司获批全市首个省级高价值专利项目并蝉联两届省专利优秀奖,欧泰祺公司获批全省第三家民用水表“二检合一”改革试点。
(三)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创新科技成果对接方式。承办安徽“双创汇”走进池州经开区系列活动,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科技成果路演3项、企业技术需求6项,促成产学研深度对接。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对接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大院大所,与安徽工程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开展全面合作,池州学院半导体现代产业学院微专业顺利开班。聘请安工程林信南副院长担任管委会雇员制副主任,安芯电子与安工程合作成立“功率器件芯片产业创新研究院”。强化企业研发投入引导,召开研发费用归集专题培训会,全年研发费用达4.44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8.62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6.38%。三是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皖质贷”等渠道解决民企融资需求8.95亿元,惠及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6亿元,同比增长19.9%,企业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