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特别是短临预报,及时会商研判,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落实预警“叫应”和应急响应联动措施,严防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
2.加强地质灾害、地下空间、网红打卡点等隐患排查和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风险提示,
提醒社会公众主动避险。
3.加强高空和水上作业、临时搭建物、塔吊、游乐设施、简易构筑物、广告牌等风险排查,落实防
风加固等安全管理措施。充分考虑道路交通、户外施工作业等户外群体性活动的不利影响,必要时
采取停工、停业、停运、停航等措施,做好安全管控,确保安全。
4.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充分做好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