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各企业: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省、市领导批示要求,强化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监管,现就我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事故案例
“3·11事故”:2025年3月11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利生物)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4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企业在现有中试车间非法试验生产2-碘酰基苯甲酸,在产品晾干收集过程中发生爆炸。
“3·20”事故:3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旗生物)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经初步调查,红旗生物将厂房出租给青岛亿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亿途)非法生产医药中间体,后青岛亿途又转包给项城市三得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非法生产过程中因反应釜蒸馏超温导致酰基叠氮化物分解爆炸;3月25日,当地在拆除设备设施过程中,又发生物料泄漏闪爆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6·29”事故:2024年6月29日8时49分许,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丁城村一废弃小学发生爆燃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初步调查,非法生产组织者租赁废弃小学场地私自搭建彩钢瓦简易工房,自2024年4月起,利用双氧水、丁酮等原料,非法组织生产固化剂(过氧化甲基乙基酮)。事发当天,在使用又车装卸固化剂过程中发生爆燃。
二、事故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利欲熏心,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和条件胆大妄为,惠利生物在不清楚工艺安全风险、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规模进行中试试验;青岛亿途异地租赁厂房非法生产又进行转包。二是有关企业未对其生产的危险特性不明的医药、农药等化工中间体开展物理危险性鉴定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三是有关地方对“打非治违”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接到惠利生物非法试验线索后,当地仅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未及时依法查处;青岛亿途租赁厂房非法生产及转包行为持续半年以上,当地未及时排查发现。
三、工作提示
(一)深刻汲取教训。各企业要以案为鉴、举一反三,深刻没取事故教训,对照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加大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力度,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坚决遏制同类事故发生。
(二)开展自查排查。立即开展自查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厂区内是否租赁场地设备非法生产,是否证照不全,是否未按要求取得许可、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和条件生产经营,是否利用现有装置开展新工艺试验或生产、代加工,是否未对试验工艺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是否对物理危险性不明产品开展物理危险性鉴定分类,是否未准确掌握各类化学品物料危险特性等行为。届时区应急局重点核查企业注册性质、地点场所、经营方式、人员持证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规范核发。
(三)强化打非治违。各有关部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打非治违”工作责任,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排查的问题线索一查到底、追根溯源,涉及违法违规行为采取彻底断水断电断气、彻底拆除装置设备、彻底清理厂房(仓库)、彻底安全处置危险物料产品等措施,坚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坚决落实“一案双查”要求,强化行刑衔接,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经开区应急管理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