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1800486487006N/202502-00002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池州经开区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5-02-10
废止日期:
池州经开区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5-02-10 11:01 来源: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池州经开区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开发区“九件事”,全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谋深谋实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落实“第一议题”“经开讲堂”“集中研讨”等理论学习制度,制定党工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计划清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违规吃喝及酒驾、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2%,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市前两位,取得近五年最好成绩。“五上”企业营收增长21.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增速位居全市首位。制造业投资增长40.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占比92.6%,位居全市第一。园区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列全国第89位,连续三年跻身百强。

(三)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38个,其中60亿元级、30亿元级、10亿元级项目各1个。安芯6吋晶圆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氮化镓8吋晶圆制造项目签约落户,鑫汇达新材料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全年纳入省开工动员项目8个,已开工7个;省重点项目5个、投资完成率达74.1%;市制造业重点项目19个,已开工18个、竣工15个。电厂二期、锐欧光学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半导体特色生态产业园全面开工,钜芯二期、芯宇驰半导体等项目正式投产。

(四)重大平台运营稳健。深化中韩产业园对外交流,全年出访日、韩、港、澳7次,走访60余家外资企业,与韩中文化协会、日本徽商协会等4家商协会开展合作,与韩国求礼郡互派公务员研修。池州(上海)科创中心作用进一步发挥,招引入驻企业32家,引进产业领军人才7人、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转化落地池州项目3个,导入共性技术研发平台5家,7家池州企业在沪设立研发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引进外贸企业3家、国际物流服务企业3家。

(五)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强化人才培育,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个、海内外人才43人,新增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创建,半导体现代产业学院微专业顺利开班。强化科创企业培育,全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7户。支持企业强化知识产权和质量管理,全年新增授权专利94件、贯标企业3户,27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效运行为企服务中心,全年受理办结63家企业诉求共91个。全年协调解决27户民营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区属国企设立或参股产业基金10支,累计投资区内企业16家。深入开展闲置低效企业“一企一策”提升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26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8551亩,新赛德化工、勤上光电、佛瑞科技、港口物流园等“老大难”地块完成处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江丰排涝站、金安安置点、三范安置点等项目建成投用,金安变电站、公租房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

(七)底线红线坚决守牢。落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全年信访人次和信访件实现双下降,昭昶矿业等5件积案难案完成化解。强化社会治安管控,支持公安分局组建交管队伍,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3个,常态化组织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小切口”专项整治,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持续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聘请“环保管家”对重点企业开展全方位指导性检查,编制园区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规范指南》,中央、省环保督察期间未发生典型问题。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经开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锚定“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和领头雁”目标定位,坚持产业强区、科创兴区、生态立区、开放活区,着力在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绿色转型、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一)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宏晶微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公服平台、安芯功率器件产业创新研究院、钜芯第三代半导体研发测试中心等项目建成运行。梯次培育科创型企业,推动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依托“科创飞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校企实质性合作,建立支持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工作机制,力争每年招引、转化科技型企业10个以上。

(二)坚持产业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半导体产业首位发展,实施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新三年建设行动,加快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招引龙头项目,推动安芯6吋晶圆项目建成投产、氮化镓8吋晶圆等核心项目开工,同步引进一批细分领域延链补链项目。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各1户,创成“一区一业一样板”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编制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九华新材料、鑫汇达等企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招引综合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企业5家以上。

(三)坚持主动作为,以全面绿色转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安全环保工作机制,“一企一表”梳理企业风险点,制定重点企业整改提升方案。常态化组织巡查检查,清单化闭环式抓实抓细问题整改。严把项目入园预审关,不断提升本质安全环保水平。启动零碳园区建设,针对重点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绿色化改造,推动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能源消费量“两个降低”。持续推进园区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规范厂房租赁行为、遏制工业用地违法建设,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四)坚持扩大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对标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发挥保税物流中心平台作用,力争全年新增外贸企业5家、跨境电商3家以上。增强中韩产业园影响力,常态化组织招商推介,与日韩基金公司、商协会等开展合作,引进外资项目5个以上。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建成绿地人才公寓建设、升级改造公租房,力争绿地商业综合体年内开业运营。

(五)坚持管党治党,以严管厚爱持续巩固政治生态。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基层治理,推深做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法治化机制,加强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常态长效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做好巡视巡察和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巩固整改成果。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摸排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廉政风险,坚决整治“四风”突出问题。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持续巩固园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