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800486487006N/202402-0009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池州经开区落实“三年翻番”目标任务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2-26
废止日期:
池州经开区落实“三年翻番”目标任务
发布时间:2024-02-26 09:13 来源: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经开区“三年翻番”目标任务的考核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一是着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实施“制造强区”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坚持一手抓新兴产业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存量企业培育,一手抓增量企业招引。支持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加大龙头、链主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实现半导体十亿级企业和制造业百亿级企业“双突破”。梯队培育企业上市,落实“一企一专班”服务,新增IPO首发上市企业2户,完成辅导备案2户、股改1户。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半导体基地新三年建设行动,持续做强封装测试和分立器件制造“两张名片”,瞄准车规级芯片、存储芯片、光电显示等新赛道,构建半导体产业特色发展格局。积极对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赛迪顾问、芯谋研究等高能级平台,编制产业图谱、绘制招商地图,加快填补6-8吋晶圆制造空白。

二是着力在“双招双引”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引进省外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3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和新材料项目2个、10亿元以上半导体项目4个。加快推进安芯6英寸晶圆制造、凯盛车载显示产业园、铜冠锌合金产业园等项目,着力引进京东方MEMS传感器产业园等项目。落实“万马奔池”人才计划,发挥“科创飞地”、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作用,全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10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人。落实“项目年”行动,全年计划推进重点项目116个。确保瑞晶光电、铜箔三期、铜冠信步合金、华宇三期、钜芯二期、芯宇驰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杰克智能制造产业园、欧泰祺流体装备产业园、科居新材料三期、清华大学人才团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着力在改革开放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松江经开区、南通经开区在产业协作、联合创新、供需对接、体制改革等方面全面对标、深度合作。推动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质运营,深入对接徽商集团、安粮集团等外贸企业,确保首年进出口额突破5000万美元,统筹推进远航港口四期、邮政区域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建成运营。推动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打造外商投资促进平台,力争引进外资项目10个以上、标志性半导体外资项目1个。谋划建设创新型智慧园区,推广老虎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个以上、“上云用数赋智”企业30家以上,争创省级“一区一业一样板”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加速“科创飞地”成果转化,力争全年在孵企业30户以上、产业化落地项目5个,着力打造全市形象展示的主窗口、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四是着力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取得新突破。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工作常态化,建立“为企服务+督查督办”联合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政策找企业”行动,确保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涉企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建立要素保障会商机制,积极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推进半导体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取得实效,争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力争全年新增信贷资金投放超10亿元。加快完善群众职工需求强烈的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全面改造现有公租房,实行智能化管理。灵活使用存量国有房产,扩大企业职工住宿保障面。确保绿地名湖奥莱商业项目开业运营,着力引进池州万达广场项目,推动园区配套商务酒店开工建设。启动经开区初级中学、平天湖卫生服务站项目前期工作。

五是着力在全面绿色转型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园区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组织高耗能企业开展专项诊断,“一企一策”实施节能降碳升级改造,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谋划启动集中供冷供热、“源网荷储”一体化等综合能源项目,着力建设零碳示范园区。推进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项目,推广“光伏+储能”“光伏+行业”综合应用。深化“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专班推进“散乱污”和闲置低效企业处置,分区块实施“一企一策”优化提升行动,严格项目准入和规划审批,推动工业用地容积率、亩均效益整体提升,力争全年处置盘活闲置低效用地800亩以上,年度工业用地容积率达1.5以上,“标准地”出让比例达100%。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开展长江(经开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能源消费量“两个降低”,确保生态环境专题片反馈问题按期整改销号。优化调整生态环境治理与产城融合EOD项目建设方案,谋划先行启动江口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