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486487006N/202102-00059 | 组配分类: | 年度重点工作分解情况 |
发布机构: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通知 |
名称: | 2021年池州经开区重点工作责任清单 | 文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1-02-19 | |
废止日期: |
2021年池州经开区重点工作责任清单 |
|||||
序号 |
重点工作任务 |
牵头领导 |
牵头责任单位 |
配合责任单位 |
备注 |
一、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 |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 |
王玉胜 |
区财政局 |
区税务局等有关单位 |
|
3 |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 |
能耗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 |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坚定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
|||||
(一)提升省级半导体基地能级。 |
|||||
8 |
实施“建芯固器强终端”行动,壮大芯片设计,做强封装测试,突破先进晶圆制造。 |
朱学华 |
区基地办 |
区直有关单位 |
|
9 |
开工6寸晶圆制造、5G高阶线路板等项目。 |
赵革锋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0 |
扩大华宇电子封测产业园、信安电子5G陶瓷滤波器、钜芯半导体光伏芯片组件等项目产能。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1 |
建成投产高芯众科二期、凯盛信息大屏显示模组、鑫米兰线路板、欧泰祺智慧水务等项目。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2 |
支持安芯电子、铜冠铜箔成功报会。 |
王玉胜 |
区金融办 |
区直有关单位 |
|
13 |
确保基地半导体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
朱学华 |
区基地办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加快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基固链。 |
|||||
14 |
加快推进德特数控二期、贝腾智能装备、杰羽制鞋智能缝制设备、国研新能电芯、金隆线材电磁线、上海皮革汽车内饰材料等建设进程。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5 |
支持泓瑞医用从医用气体工程向医疗设备制造拓展。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6 |
做强铜冠有色锌合金品牌和规模。 |
王玉胜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7 |
支持九华电厂建设园区综合能源供应中心。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18 |
壮大以科居新材料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智能成套装备和健康医疗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皖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三)融合发展环保科技、智慧物流等战新产业。 |
|||||
19 |
推进池州港与南京等港口合作,打造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临港物流集散中心、智慧物流仓储中心,谋划建设港口物流保税区。 |
赵革锋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经贸发展局、区建设局等有关单位 |
|
20 |
深化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国化学集团东华科技技术中心合作共建,打造池州环保科技产业园。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赋能。 |
|||||
21 |
开展工业企业新三年技改提升行动,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力争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个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 |
|
22 |
发挥池州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平台作用,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产业,力争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个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 |
|
三、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
|||||
(一)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
23 |
引导支持企业创建国家或省级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4 |
争创安徽省质量奖、安徽工业精品以及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王玉胜 |
市场监管园区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5 |
围绕“一室一中心”建设,在半导体、智能拉链装备等领域围绕龙头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6 |
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创新资源市场化运营,打造园区公共创新平台,支持智能装备、数字经济和健康医疗等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7 |
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新增省级研发机构2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户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大力培育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企业。 |
|||||
28 |
落实全员企业帮扶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欧泰祺智慧水务、硕呈电子等企业入规纳统,支持铜冠铜箔、华宇电子、安芯电子等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打造铜冠有色、九华发电、均益股份、恒生科技、五洋集团、钜芯半导体、荣创芯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29 |
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2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5户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
30 |
完善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持续开展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攻坚行动,以重大项目建设畅通产业链循环,确保年度产业投资增幅不低于全社会投资。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1 |
加快铜冠铜箔年产1万吨电子铜箔前期工作,支持企业研发制造5G应用等特种铜箔。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2 |
力促九华发电二期、池州港远航四期、池州健康制造产业园、大欣电子柔性线路板、铜铅锌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财纳伽善新材料、泓瑞医疗医用设备、远航物流园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3 |
加强谋划项目储备,力争获批国家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稳中有升,新增储备项目投资规模150亿元以上。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强化科技人才培育引进。 |
|||||
34 |
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企业家提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平台作用,加大海内外高端创新创业型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进扶持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创建2个人才平台载体。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5 |
加强与国际学校、长三角高校职校、本地院校合作,实行订单制人才培养计划,保障园区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6 |
全面落实人才住房、就医、就学、落户等政策,加大对高端人才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奖励力度,打造人才政策升级版。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发展,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
|||||
(一)打造与长三角协同联动的产业链创新链。 |
|||||
37 |
大力推进与沪苏浙园区共建合作,创新有效管理模式和成本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合作共建园区实质性运营。 |
朱学华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8 |
积极举办与长三角大集团、大企业产需对接会,力争新增2个以上“长三角龙头+园区配套”制造新格局。 |
朱学华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39 |
发挥行业协会、技术创新联盟等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建设企业技术需求目录清单,统一发布企业技术需求,试点“园区发布、长三角揭榜”的“揭榜挂帅”模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和精准度。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0 |
主动对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G60科创走廊等协作平台,大力承接产业、技术、资本溢出效应。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1 |
探索合作设立“创新飞地”,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
|||||
42 |
高标准建设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制定出台产业园实施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总规模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领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 |
朱学华 |
区中韩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43 |
加强与韩国及韩资企业驻华机构联系合作,确保新引以韩资为主的外资项目10个、专业人才100名。 |
朱学华 |
区中韩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44 |
积极复制推广安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动与自贸区体制接轨、政策协同和市场融合,建设安徽省自贸试验区首批联动创新区。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5 |
加强与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高新区协调联动,加快建设省级服务业聚集区,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三)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
|||||
46 |
创新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线上招商、委托招商等现代招商模式,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员招商,力争实现“2520”目标,即新引省外1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 |
朱学华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7 |
健全完善全员招商绩效考评方案、驻点招商管理办法、项目预审暂行办法等,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和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实行“大项目大政策、好项目好政策”,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达70%。 |
朱学华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培育高质量外资外贸市场主体。 |
|||||
48 |
稳定铜冠有色、禄思伟等重点企业外贸业务,扩大科居新材料出口规模,支持跨境电商设立海外仓,积极承接加工贸易新模式,着力培育外贸领军企业,力争新增外贸自主经营权企业3家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49 |
鼓励以韩资、港资为主的外资项目增资扩股或兼并重组,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投资促进局等有关单位 |
|
五、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更大力度创优环境激发活力。 |
|||||
(一)实施新一轮体制改革。 |
|||||
50 |
优化机构编制设置、社会事务管理体制,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和干部评价体系。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51 |
优化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运用投贷结合、债贷结合等方式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
王玉胜 |
区财政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52 |
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提高开发区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
|||||
53 |
加强与央企省企和行业龙头合作,对全区盈利性资产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做大做强平台公司经营性资产。 |
王玉胜 |
区国资办 |
区属国有公司 |
|
54 |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平台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子公司业务重组,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科技创新孵化、人力资源服务等业务,不断增强公司造血功能,提升区属国有公司市场竞争力。 |
王玉胜 |
区国资办 |
区属国有公司 |
|
(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
55 |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岸线、能耗、环境容量、数据等资源要素统筹统管,推行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 |
赵革锋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56 |
严把亩均投资、税收强度,深入推进“三类土地”处置。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全面摸排清理园区闲置低效资产,千方百计保障重大项目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需求。 |
赵革锋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57 |
鼓励支持银行、基金、证券等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 |
王玉胜 |
区金融办 |
\ |
|
58 |
推动“标准地”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确保产业类重点项目从今年起实现“拿地即开工”。 |
赵革锋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
|||||
59 |
实施对标一流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承接,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程代办服务,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
凌骥德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60 |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全市“四最”营商环境示范。 |
凌骥德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六、加速产城一体化发展,聚力打造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
|||||
(一)坚持规划引领。 |
|||||
61 |
科学编制经开区国土空间规划,联动规划高铁东站枢纽片区,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 |
赵革锋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2 |
通过用地属性调整、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等方式,增加产业和物流仓储用地规模,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
赵革锋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3 |
适应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要求,合理确定产业、商住、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关系,统筹解决生产生活功能区衔接不足问题。 |
赵革锋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二)提升建设水平。 |
|||||
64 |
加快建立经开区标准化建设体系,积极谋划与央企、省属国企和上市公司合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推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建设。 |
赵革锋 |
区建设局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有关单位 |
|
65 |
加快路网优化升级,配合推进清溪大道、沿江路改造提升工程,确保通港大道全线贯通。 |
赵革锋 |
区建设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6 |
全面对标城区建设标准,完善防洪排涝、消防人防、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设施,提高供电、供气、供热、供水、通信等可靠性和稳定性。 |
赵革锋 |
区建设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三)完善服务配套。 |
|||||
67 |
围绕“文商旅数科”,引进高端文旅康养项目,积极引进长三角名校、国际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8 |
加速推进绿地缤纷城、奥特莱斯、五星级酒店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大力引进连锁康养项目,打造韩国风情特色街区。 |
朱学华 |
区投资促进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69 |
全面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推进大数据中心等数字产业项目,引进培育2家“大物移云智”数字企业和平台。 |
凌骥德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70 |
加快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实现园区5G网络全覆盖。 |
凌骥德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71 |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
凌骥德 |
区政务服务中心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强化精细管理。 |
|||||
72 |
依托智慧园区一体化信息平台,推行“网格化大共治”,实现平台汇集大数据、综合执法大联动、网格治理大整合。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3 |
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依法从严整治违法建设,加强和规范养犬管理,着力解决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小区环境、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 |
王玉胜 |
区文明办 |
区直有关单位 |
|
74 |
有序推进垃圾分类,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管理。 |
王玉胜 |
区行政执法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5 |
修订完善园区物业考核办法,实行绿化、市政常态化监管,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水平。 |
赵革锋 |
区建设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6 |
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素养和园区形象。 |
王玉胜 |
区文明办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七、加速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
77 |
实施水清岸绿产业优新一轮提升工程,一体推进治污、治岸、治渔,完成长江经开区段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工作,持续推进长江岸线绿化提升。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8 |
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歼灭战,纵深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坚决防止各类整改问题反弹回潮。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79 |
建立区域水、气、土壤网格化环保监测网络,探索重污染企业第三方过程监管。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0 |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三线一单规定,完成区域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1 |
加快实施电子信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期工程。 |
包志德 |
区应急管理局 |
区建设局、金能公司等有关单位 |
|
(二)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建设。 |
|||||
82 |
落实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举措,开展节能减煤攻坚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区域节能报告,对新上项目能评实行分类管理。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3 |
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4 |
全面建设重点企业能耗监测系统,全面推开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一企一策落实减煤措施,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 |
朱学华 |
区经贸发展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三)聚力保障改善民生。 |
|||||
85 |
切实办好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和纾困惠企政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托育服务机构。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6 |
着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各1所,引进市外名校1家。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87 |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功能,丰富园区职工精神生活。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行政执法分局等有关单位 |
|
88 |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四)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
|||||
89 |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启动“八五”普法,开展“普法学校”活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 |
赵革锋 |
区司法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90 |
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推动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
赵革锋 |
区司法分局 |
区公安分局等有关单位 |
|
91 |
建立社区治理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打造“智慧社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92 |
开展信访隐患排查行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置园区房地产及土地遗留问题,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 |
包志德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93 |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
王玉胜 |
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
区直有关单位 |
|
八、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
|||||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 |
|||||
94 |
扎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
凌骥德 |
区办公室 |
区直各有关单位 |
|
(二)基层党建促提升。 |
|||||
95 |
扎实推进“红色引领”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党群活动中心功能,打造一批示范性党组织和党建特色品牌,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各有关单位 |
|
(三)狠抓落实强担当。 |
|||||
96 |
针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员帮扶等重点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 |
凌骥德 |
区办公室 |
区直各有关单位 |
|
97 |
坚持擂台比武、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开展基层群众“评机关、评窗口、评科长”活动,强化创先争优意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
王西龙 |
区党群工作局 |
区直各有关单位 |
|
(四)改进作风树形象。 |
|||||
98 |
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企业评服务”,建立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大力整治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钱立芹 |
区纪检监察工委 |
区直各有关单位 |
|
主办单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566-2125655
皖ICP备18008655号-2 |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437号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