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90 作者:记者齐蕾 信息来源: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03-13 10:10 |
项目入驻、企业落户,用地是关键。随着落地项目增多,池州经开区用地指标日益趋紧。近年来,园区紧盯已建未投产、投产未达产及停产半停产等闲置低效用地,实施工业用地“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园区发展容量,成功实现了“土地存量”向“发展增量”转变。
安徽鑫汇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池州经开区“腾笼换鸟”盘活210.6亩连片低效工业用地引进的高质量、高效益企业,于2024年3月落户,10月投入生产。此经验做法已被纳入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典型,在全省大力推广。
“ 目前投入生产的区域是池州市鼎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闲置下来的70.6亩土地,我们依法转让过来,保留了较大的3号厂房,对其他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极大缩短了项目准备周期,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我们对在池州投资兴业充满信心!”安徽鑫汇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利俊说,该公司在建的综合性再生铜铝金属产业链项目总投资5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顺利投产,产值突破30亿元。
“ 我们以产权人为整治主体对象,按照‘谁监管执法、谁牵头负责’要求,实施同类行业领域、同类问题隐患相对集中统一整治。”池州经开区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林中顺向记者介绍,工作人员建立闲置资产“户口档案”,对园区闲置低效企业存量用地、厂房资源利用、土地权属、生产运营等情况逐一摸底调查,重点摸排远航非矿初加工区、南宜产业园、金安产业园、创业示范园4个“园中园”以及铜冠大道、清溪大道沿线的闲置低效企业,绘制开发区闲置资源地图,按图索骥,高位推进。
要盘活土地资源,就要为低效土地资源重找“婆家”,临港工业园内安徽中辉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被清退,安徽晶丰硅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光伏及半导体硅基材料项目入驻。新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7亿元,购置光伏石英砂产品生产设备,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用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预计形成年产95万吨光伏和5万吨半导体硅基材料产能,产品主要用于光伏玻璃、电子显示屏、石英板、单晶石英管、石英坩埚等。目前,一号厂房正在进行土建至板墙的混凝土浇筑,二号厂房设备正在安装,预计年内建成投产。
电子信息产业园内14号厂房的企业搬离后,去年9月,池州市正盛半导体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在园区的帮助下,该公司签约后就有了现成的厂房,仅用23天就实现正式投产。走进该公司标准化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一片片铜制引线框架在模具设备的高速冲压下迅速成型,经过复检、打包等流程后,等待出厂。“我们的半导体引线框架制造项目预计投资1.5亿元,共建设10条生产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延长园区的半导体产业链条。”该公司总经理钟俊东说。
保障落户有“址”,也要确保落地有“速”。“我们把原来企业拿地后才启动的工作提前做好,企业拿到地后不用担心水电、土地平整等问题,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土地开发负责人蒋植兴告诉记者,为解决意向落户企业用地评价事项多、办理时间长、审批部门多等难题,该局将加快“标准地”改革步伐。
据了解,截至目前,池州经开区已清退承租闲置低效企业的生产经营户50余家,“腾笼”面积约12.6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800余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经开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