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14 作者:齐蕾 信息来源:安徽经济报 发布时间:2025-02-28 09:53 |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池州经开区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紧紧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金融活水”润泽企业主体,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连日来,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忠德输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车间内正在生产的2.4米宽钢丝绳芯橡胶输送带,将发往国外。该公司总经理赵鹏程告诉记者:“2024年下半年,因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签订的出口订单回款周期比较长,又恰逢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所以公司用于采购原材料的资金紧张,这将影响订单按期交付。”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经开区管委会及时联系邮储银行池州市分行服务专班,送来了“及时雨”。该行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调查,积极制定金融服务方案,仅用半个月就将1000万元贷款发放到位,解了企业燃眉之急。1月1日,邮储银行又为该公司增加授信3500万元,为后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银行的金融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贷’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用来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变成了‘资产’,在关键时刻能解决公司资金周转难题。”安徽华迅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刘浩明说,该公司年产6亿套高可靠性存储器生产项目是池州市半导体产业重点延链补链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存储芯片封装与存储模块生产,银行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让他们这类研发周期长、缺乏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融资不再难。
据了解,中国农业银行池州开发区支行结合园区科技型企业“两高一轻”特点,还先后推出了“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科技e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多款专属产品,不断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我行对科技型企业的担保方式不再局限于不动产抵押、担保公司担保等传统方式,更加倾向于信用方式和专利权质押等方式,看重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优化审核渠道,科技型企业可通过线上模型审核,通过后即可审批放款,极大降低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中国农业银行池州开发区支行副行长浦愫说。
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合规优先、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落实落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该开发区印发《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激励办法》。截至2024年末,经开区企业市内贷款余额约88.51亿元,较年初增加约21.66亿元。同时,修订融资担保管理办法,建立风险补偿金,降低企业担保费率,并通过“投贷联动”“担贷并行”等金融服务模式为企增信。
池州经开区财政金融局局长喻卫平向记者介绍,为做好融资协调工作,该区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融资协调机制,安排工作人员进园区、下基层、到项目,去年共开展专场对接活动7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3次,全年协调解决27户民营企业新增融资需求8.95亿元,政银企对接成效显著。该区还进一步壮大政府性产业基金规模,区属国有企业设立或参股基金10支,总规模达64亿元,累计投资锐欧光学、芯宇驰半导体、丰芯半导体等开发区内企业16家,投资金额5.92亿元,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经开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