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28 作者:记者何霞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4 15:04 |
近年来,池州经开区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一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施设备更新改造、产品提档升级、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低碳转型等焕新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年底将至,工业生产正加力提速。在安徽九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华新材”)年产10万吨锌合金产业基地,生产线有序运转,AGV小车来回奔跑,一台台机械臂依次完成舀锌、刮渣、浇铸、码垛等工序,每一个设备状态、每一个实时运行数据,都源源不断地汇总到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运营的智能化、精益化。该公司生产的锌合金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民用、汽车以及医学等领域,其中部分原材料来源于公司对有价金属废料的回收利用。
“全力发展锌基新材料产业,是企业向内挖潜增利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传统冶炼企业向加工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该公司经理钱晓峰说,今后公司将加大钛锌板材、陶锌复合材料、医用锌基材料等领域研究开发,加速成为行业领先的锌基新材料研发和制造企业,力争2026年底各类合金产能达到12万吨。
在着力提升锌基新材料深加工能力的同时,九华新材以创新为翼,启航固废产业新蓝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2018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铅冶炼三连炉处理锌浸渣技术开发与运用;2022年,银电解加工贸易项目、铜铅锌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这些重大项目的投产和新技术的运用,将铅、锌、稀散金属单体冶炼串成一条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及危废协同处置产业链。”九华新材技术中心主任汪九初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可回收金、银、铜、锑、铋等10余种有价金属,年回收铜超4000吨,年回收锌超1万吨。
2023年,九华新材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立锌基多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全力打造铜铅锌二次资源及稀散金属综合回收基地,进一步实现变废为宝,向“绿”而行。通过发力“锌”赛道、开辟新蓝海,去年,这家“老国企”的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创1958年建厂以来最好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利润9407万元,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 .2%。
创新不仅推动绿色转型,更带动产品升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忠德输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橡胶输送带、管状机系统和密封件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矿、钢铁冶金、港口、隧道工程等物料输送领域。自落户以来,该公司积极与德国、比利时等地的外籍博士和专家合作,围绕钢丝绳芯输送带、钢缆输送带等技术运用,持续推动产品研发和升级。
“我们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目前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0多项,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质量部经理江领表示,创新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今年公司在原有产能基础上,继续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今后还将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青岛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育业务新增长点,不断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有企业向外寻求技术合作,也有外国朋友(客户)不远万里来到池州经开区,向本土企业学习先进技术。“我们已经接待来自巴西、秘鲁、印度等地的客户来学习产品操作技术,还有来自欧洲、南美洲的客户将分批到来。”安徽杰羽制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彭菲说,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厚料领域自动化缝制设备和智能装备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底盘”,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我们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先进智能裁切设备,已被阿迪达斯、耐克、斯凯奇等工厂广泛应用,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出口额达70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章国志表示,未来五年,公司将继续围绕主业开拓创新,向外探寻更多机遇,争做行业领跑者。
科居新材料引入数智制造创新平台、欧泰祺智能流体产业园开工建设、池州迪锐拉链产业园及凯恩特环保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营……在池州经开区,老产业走“新”路的生动实践不断上演。在注重培育壮大现有企业的同时,该区积极引进半导体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优质项目,积极对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勇闯新路、勇挑大梁,成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池州经开区商务科技局局长郑彪表示,他们将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创新主体培育等举措,推动产业一路向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经开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