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69 作者:通讯员宋倩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30 08:25 |
今年以来,池州经开区聚焦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运用“信用+”模式对企业进行靶向监管,不断释放金融红利,提升企业效能,为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动能。
今年1至7月,该区引导2011户市场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占园区市场主体总数94.1%。通过安徽食品综合监管平台对50户食品销售经营者、54户餐饮服务经营者划分风险等级。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通过池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系统录入6个项目、8个批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和接受执法检查信息。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差异化精准监管为企减负。
1至7月,该区组织157家企业参与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守法诚信等级评价,12家企业因获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单位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06.08万元。疏通政银企“信息堵点”、“数据孤岛”,架起银企数据连通桥梁,为园区88户企业提供信用类贷款2.56亿元。
该区坚持“一张网、一盘棋”,将126户未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的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厘清风险预警等级,加大执法的频次和检查力度。上半年,通过信用池州、信用中国等平台发布行政处罚信息8条,失信惩戒典型案例1例,将4家严重违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增加失信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经开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