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辈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全市上下迎难而上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州
浏览次数:1857 作者:记者刘晓丹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3 08:16

图为池州华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监测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记者左泽川摄

2020年是池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年中汛情告急。逆境育新机,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产业强市战略,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池州大地处处呈现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实干画面。

工业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12月5日上午,池州海螺四期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在贵池区牛头山镇开工。池州海螺四期项目,是海螺集团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投资建设建材产业链转型发展项目。项目建成后,池州市将成为全球特大建材及其产业链生产基地,有利于助力稳增长和带动地方就业,同时也为海螺集团“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

同处于贵池区牛头山镇的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投产,是世界最大灰岩矿项目。今年,公司矿石加工系统日产量与码头装船量均突破12万吨,月产量跃上330万吨。截至12月19日,矿石加工系统累计完成年度生产任务2800万吨。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

重点产业初具规模。1-10月份,我市重点发展的“4+1”产业体系中,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产业制造业产值占比整体制造业达到47.4%;现代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6.2%、12.3%、4.1%、5.5%,除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产值占比略有下降,其他产业产值占比均有不成程度的提升,“4+1”产业是目前支撑我市即期增长的主要产业板块。税收贡献较为突出。今年1-10月份,工业企业入库税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制造业累计税收22.5亿元,占整体税收67.6%,同比增长3.8%,比全社会税收增幅高3个百分点。

预计,我市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0户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

集群发展助推产业升级

位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源管理芯片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是华为、苹果、大众、宝马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安芯电子的产品品质可与欧美产品相媲美,部分领域还有所超越,但价格却要低30%,产品目前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5G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高端电源领域,可有效替代进口。

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像安芯电子这样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已不在少数。“十三五”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园区产业基础和区位环境特点,聚力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主导产业。中建材、中恒天、铜冠铜箔、奥镁集团、上药控股等央企、上市公司及知名民企先后落户园区,目前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以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带动新能源、新材料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特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当前,池州工业企业逐步实现由资源型向制造业转型,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传统工业基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转型,产业发展方式向集群化发展转型,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市半导体产业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已列入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产业升级持续加快。1-10月份,我市重点调度的44个投资额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总投资618.4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47.6亿元,1-10月份完成投资48.5亿元,超时序进度。列入2020年重点调度的78个制造业技术改造再提升三年行动示范项目,总投资317.9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8.5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8.7%。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共有制造业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0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1-10月份,全市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已成为驱动我市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其中,半导体产业基地产值增长19.3%,在全省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居第2位。

今年,我市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247个,择优筛选80个在建项目作为工业企业技改提升示范项目,进行重点监测,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全市新增10个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数量为历年之最,全市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总数量24家。

融合协调发展增后劲

在大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绿色经济发展持续发力。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当作资源要素,编制与生态相适宜的项目开展“绿色招商”,培育壮大与生态相宜的绿色产业体系,力促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同频共振、相辅相成的“双赢”之路。

我市把56个乡镇、街道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上,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林、生态服务、文化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我市以“名山、秀水、富硒土、好空气”而闻名,森林覆盖率超60%。我省共发布了三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贵池区的西山焦枣、秋浦花鳜、霄坑绿茶,东至县的食用菌、东至云尖,青阳县的九华黄精名列其中,另外我市富硒稻、中药材、高山蔬菜、优质水产品等在长三角地区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现代生态农业已成池州市“生态经济”重要板块,目前,我市有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291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也已成为池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我市整市进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九华山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天下粮仓文旅园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开放。池州在全国率先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朱备禅修小镇入围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九华山森林特色小镇入选首批国家试点。围绕联手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建立政府间协商机制和相关协会协作机制。

我市出台《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池州行动方案(2020—2025年)》,计划引进一批品牌化的养老企业入驻池州,目前主城区7个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项目、市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项目完成招标,南京九如城、上海友康科技2家品牌养老服务企业承接了以上2个项目服务。与上海市静安区民政局及上海市养老协会联合体进行多轮对接和互访,积极推进长三角养老一体化试点合作,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拟与上海市实现养老信息互联互通、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等高对接。

工业池州画卷徐徐铺展,生态文明建设蹄疾步稳,池州不仅有“好水好山看不足”,更有策马扬鞭谋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力促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深度融合,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加快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创新池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经开区微信公众号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页面纠错

主办单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566-2125655
皖ICP备18008655号-2 | 皖公网安备 34170202000437号
网站标识码: 3417000045